废墟上大写青川——青川县科学推进灾后恢复重

时间:2022-07-01 07:27 阅读:次


  历史常常以大灾大难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在灾难中崛起写下绚丽篇章。——题记

  五月的青川,阳光明媚,生机盎然。一排排农房拔地而起,村民安居;一所所学校美观漂亮,书声琅琅;一个个卫生院新建落成,设施完善;一条条公路蜿蜒山间,宽阔平坦;一项项产业蓬勃兴起,富民增收……震后一年多,我们看到,一个崭新的青川已然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8年5月12日,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几乎将青川摧毁:全县4821人遇难;1.5万人受伤,房屋垮塌130余万间,全县25万人居无定所,基础设施全面瘫痪,产业“全军覆没”,部分集镇夷为平地,整个灾害损失500亿元以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广元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浙江人民的倾力援助下,青川县委、县政府带领25万青川人民,发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自立自强、不胜不休”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灾难中坚强挺立,在困境中坚定前行,以“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大无畏气概,科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共建美好新家园,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时代新篇章。

  再大的地震,都震不垮青川人不屈的脊梁;

  再大的困难,都无法阻挡青川人前行的脚步。

  青川人用勇敢和坚强、拼搏和进取在废墟上大写青川。

  (柳桂华)

  设施重建强化基础保障

  灾难,制造毁灭;灾难,也带来重生。

  重建美好家园,推动科学发展——这是青川人面临的历史责任,也是对灾难最有力的回答。

  地震使青川的基础设施全面瘫痪,但青川人很快在废墟上坚强站立起来。

  去年8月30日,青川县39所新建学校整体移交;

  去年9月4日,青川县35所卫生所、卫生院全面投入使用;

  今年3月20日,全省最长的公路隧道——青川酒家垭隧道正式建成通车;

  今年4月23日,连接川、甘、陕三省的青川县井田坝大桥正式竣工;

  今年4月28日,投资5.1亿元的浙川大道正式建成通车;

  ……

  有青川人民的坚强奋起,有浙江援建者的倾力援助,青川基础设施重建捷报频传。按照标准化、全覆盖的原则,实施基础设施重建,所有乡镇都建起标准化的学校、卫生院、供水站、垃圾处理场;村村都建有活动场地、卫生站、供水工程、垃圾收集房,通村公路通畅通达,通乡公路年内实现黑色化;电网改造全力加快。与浙江省援建指挥部一道投入3亿元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恢复重建道路193条1013.9公里,桥梁66座5429延米,漫水桥92座2791延米,隧道1座2.3公里,彻底改变了青川“晴天河当路,雨天路成河”的历史,让青川人常说的“一眼看得穿,一走要半天”永远成为历史。切实解决了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过桥难、运输难等一系列问题。

  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从“民急民盼”向“较好保障”的重要转变。

  该县板桥乡青沟社村民周怀金、李成果等农户争相告诉笔者:“以前去赶场要走七八公里的山路,卖山货或买日用品全靠肩挑背扛,现在道路通到了家门口,我们都买了摩托车,出行、运输方便得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