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青年”与“务工青年”

时间:2022-07-01 07:31 阅读:次

  ——小议农村青年的群体分化与文化割裂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纵深推进,农村青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青年逐步脱离传统乡村农耕文化而与城市工业文化的联系日趋紧密,农村青年逐步分化为“乡土青年”和“务工青年”两大群体。共青团湖北省委在湖北省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伴随着农村青年群体的分化,乡土青年与务工青年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分野与分化,突出表现在婚姻情感、生活伦理、公共精神和身份认同等层面。

  模仿与持守:婚姻情感的分化与隔离

  农村青年的流动深刻促进着其婚姻情感的改变。与传统留守在农村的乡土青年相比,大量农村青年长期深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其婚恋状态、婚姻周期具有不同特色:(1)乡土青年“找对象”难,务工青年“守对象”难。在男女比例失衡、大量农村女青年流向城市以及婚姻市场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乡土青年在婚姻资源争夺中居于弱势地位,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叹“嫁出去容易、娶回来难”。但是,对于务工青年,虽然其通婚圈扩大,但婚姻稳定度低。(2)乡土青年“闪婚”多,务工青年“晚婚”多。调查显示,离异的乡土青年中,63.64%是因为“恋爱到结婚时间短,婚姻基础薄弱”。此外,与传统“先成家、后立业”相比,务工青年在流动中婚姻观则越来越趋向于城市青年婚姻观,婚姻第一已经慢慢让位于事业、婚姻两不误,甚至是事业第一。

  传统与现代:生活伦理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农民的思想道德取向比较单一。当前,在市场化、城市化的影响下,农村社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在这一过程中重新进行了分化组合,乡土青年家庭伦理问题衍生,务工青年后方问题突出。调研结果显示,只有59.32%的乡土青年认为当前大多数人是讲诚信的,传统价值观念在农村青年心中日益弱化。另一方面,务工青年家庭结构转型,特殊群体的问题更显突出。由于务工青年常年在外务工,每半个月回家一次的仅占19%,中国农村相对稳定的传统家庭结构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趋于不合理,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新型农村特殊困难群体。

  积极与冷漠:公共精神的亲和与疏离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青年的政治意识表现得更为复杂,既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关注政治,又能以一种淡泊的心态来看待政治。在调查中,表示有意愿参加村委会选举的乡土青年达68%,大多数乡土青年支持村委会民主选举,参与意愿较强。但是,务工青年则由想参与而无法参与进而导致参与冷漠。与第一代务工农民相比,虽然新生代务工青年更加渴望融入城市和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但是由于本身流动性强及各种因素的制约,既无法参与本村村民自治,也不能参加城市社区选举,还不能在用工单位行使民主权利,其政治权利得不到有效实现,进而导致政治冷漠。

  乡村与城市:身份认同的留恋与追求

  随着农村青年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乡土青年和务工青年对农民身份认同呈现出不同特点:乡土青年留恋农村但不愿当“规规矩矩”的农民。在市场化浪潮影响下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乡土青年钟情于农业生产发展与基本经营,45.29%的乡土青年对种田发家致富具有较高的期望。可是,他们却并不安守现状,“兼业农”和“专业户”成为乡土青年热爱的发展形式。务工青年怀抱城市梦想,普遍不愿意当“农民”。当前,大多数务工青年“非农化”心理倾向突出,甚至在从事农业生产收入高于非农业劳动收入的情况下,这种“非农化”的择业倾向仍然十分显著。据调查,认为在农村“务农没有出路、种田只能糊口和不想种田”的务工青年人数比率高达54.71%。

  结语:“文化流动中更需要兼容并蓄”

  “农村文化传承靠人,青年是农村的未来。”但是,伴随着农村青年绝大部分外出,受工业和城市文化的影响,有的不愿意返乡,有的即使返乡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异。同时,随着乡村青年进城趋势的深化,流动的边界——越来越多的乡土青年转化为务工青年——日益延伸。大量农村青年放弃传统农耕文化,农村文化面临着“持有者老龄化”和“文化断层”的问题。此外,务工青年虽然进入城市但并未真正融入城市,而呈现出文化上的“半城市化”和“边缘化”状态,城市工业文化并未对其实现完全接纳与整合。所以,在社会流动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来说:

  首先,要构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机制。乡村青年群体的文化分化表现出了农村农耕文化与城市工业文化在不同群体间的认同与抛弃,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国家对两种文化的态度以及两种文化整合机制的缺乏。因此,应当加强发扬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构建有效的整合机制,实现二者的整合。

  其次,要加大文化财政投入,特别是农村文化的财政投入。将农村青年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多渠道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繁荣发展,通过公共文化生活稳定农村,引导农村新风尚的建立。

  第三,要搭建农村青年交流平台,扩大农村青年交流范围。农村青年还处于性格养成之中,属于“易感”人群。要加强对其思想引导,引导农村青年重视人品修为、情商养成和心态调适,树立积极的思想取向,同时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等家庭美德,增强农村青年的家庭责任感。同时以普法为契机,提高农村青年的法律意识,将《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农村普法重点内容。

  “社会流动中更需要文化流动,文化流动也需要兼容并蓄。”(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蓉)